阳新陶港镇:养牛夫妻档 致富带头人

五一小长假,本是放下手头的工作歇歇身心,或外出旅游观光,或在家静享闲适的美好时刻。2日上午,笔者来到阳新县陶港镇上徐村美谷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合作社女主人李美谷正在用手推车将刚刚切好的草料,一车车推向牛栏,熟练地倒进料槽,开始重复着给牛喂草食的活计。

李美谷告诉笔者,此时,其丈夫倪书和正在加工厂粉碎玉米,为牛一周的精料做准备。

李美谷和丈夫倪书和是阳新县远近闻名的养牛专业户,脱贫致富带头人,这些养牛产业发展得很好,也赚了不少钱。

目前,牛圈里已有存栏的肉牛178头,除母牛和牛仔外,今年可出栏的肉牛在40头以上,按平均每头屠宰后可获得35000元的收入计算,今年光肉牛一项就可获得140多万元收入,还有在另外一处附带圈养的十多头肉猪,还加上今年新上的有机肥项目,今年合作社的总收入保守计算,至少在150万元以上。嘴上常说未读书的李美谷,在与笔者滔滔不绝地述说今年的收成时,脸上很自然地堆满了开心的笑容。

“我家有今日,与政府的支持密不可分,不但想方设法帮我家找牛肉销路,这些机械每台四五十万元,我自己只需要出十多万元。”李美指着合作社内的割草机对笔者说。

当问及其如何有回家养牛的想法时,李美谷慢慢讲述了那不愿回首的往事。

10年前,李美谷的小儿子倪冲冲因同学纠纷遭社会青年殴打成三级残疾,李美谷为给儿子治疗,从阳新到武汉再到北京的各大医院,前后花去了两百多万,除耗尽家中所有的积蓄外,还欠下了近百万债务,家庭的重压让夫妇俩喘不过气来。

2016年,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李美谷,在县镇和驻村干部的谋划下,凭借夫妻俩曾有温州养牛务工技术和经历,在自家的小山包旁建了养殖基地,办起了阳新县美谷生态养殖产业合作社,一次性购回了80头种牛。夫妻俩经过6年的摸爬滚打,夫妇俩的养牛技术越养越精,牛舍也越建越大,由刚开始的80头,发展到如今的180余头。

“你养这么多牛一天要吃多少草料?”“按一头牛一天20斤草食计算,每天至少需割4000斤青草,每天还要配三四百斤的精料。”李美谷不假思索地告诉笔者。

“每天光草料就要这么多,你不累吗?”“累啊!一年365天牛天天离不开我们,我们也天天离不开牛,每天早上早早地起来割草、切草、喂草、铲牛粪、清扫牛栏,这样的活计一天两次。除此之外,还要到地里种玉米、菌草,每天除去吃饭时间,几乎从早上天没亮起床,到晚上十一二点睡觉,而且都60岁了,说不累谁信呢。有时我老公累得受不了了,就埋怨我为什么要养这么多,自己给自己找罪受。但当看到一头头膘肥的肉牛时,一身的疲劳似乎消散了。”

李美谷说:“一头牛也是放,两头牛也是放,但真正养起来就不一样了。产业要想做大,必须要有技术作支撑,有过硬的临床经验。”

如今做大做强了的美谷生态养殖产业合作社分工明确,李美谷是董事长,丈夫倪书和负责日常管理,大儿子倪文钢是法人代表,女儿倪丽园负责市场,还是阳新县养牛协会会长,小儿子倪冲冲给牛看病和防疫,一家人各司其职。

今年初,美谷生态养殖产业合作社在县镇农业畜牧专业人员指导下,利用牛粪建起了有机肥加工生产车间,这样既解决了牛粪无处存放的难题,还可以变废为宝,减少了每年采购有机肥种植牛草的财务成本,李美谷说:“仅此一项,就可为合作社增加净收入和节约支出10来万元。”

通讯员:倪胜林

编辑:胡凌露

审核:谭明晶

监制:刘俊

(作者:倪胜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