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农民李祥湖自掏腰包办剧团 丰富乡村文化

“母亲!孩儿……”质朴的表演,流畅的唱腔,伴随着铿锵的锣鼓和悠扬的琴音,为宁静的山村增添了一份情调。11日晚,阳新县陶港镇李才村黄梅剧团排练室内,参加阳新县戏曲比赛的村民正在紧张排练。

李才村黄梅剧团是由李才村村民李祥湖自掏腰包组建起来的民间戏剧团队。

经过近几年的陆续投入,该剧团已经成为一个吹拉弹唱、生旦净丑、节目丰富、设备齐全的业余乡村剧团。剧团主要表演的黄梅戏节目有:《罗帕记》《梁山伯与祝英台》《春江月》《女驸马》《麦馍赶寿》,采茶戏:《借妻》《卖妙郎》等优秀传统剧目。

1980年,只有13岁的李祥湖开始拜师学戏,虽然文化不高,但他很有演戏天分,悟性也高。很快,李祥湖成长为戏班里的演出骨干,而且他还把胡琴、锣鼓等乐器乐理操弄得十分娴熟。

可是,好景不长,因为演员收入不高,迫于生活压力,1994年,李祥湖像戏班里其他演员一样跟随打工大军南下广东打工。

“虽然他人在打工,心里却念念不忘戏曲,时常拉一拉胡琴, 喊上几句台词,人也精神了。”李祥湖的妻子张绪爱笑着回忆打工时丈夫不忘唱戏的场景。

2018年,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了,加之年纪大了,李祥湖回到家乡。想起昔日唱戏的经历,他准备组建一个民间剧团。

李祥湖邀约昔日戏友,又重新物色了一批新人,成立了李才黄梅戏剧团。一直支持丈夫的张绪爱也跟着学戏,成为剧团中的一员。李祥湖说,剧团的成员均是农民,没有演出就没有工资可言,为了生存,大家白天劳作,晚上演戏,农忙劳作,农闲排练。

从剧团成立起,短短三年多时间,李祥湖为添置剧团服饰和设备,陆续投入了40多万元。疫情未发生之前,每逢传统节日、村庄重大活动,李才黄梅戏剧团的演员们就会登台表演一番,给观众带来一片欢乐。

“剧团精彩的表演,让我们仿佛回到久远的年代,对精神文化生活相对单调的农村人来说,真是精神食粮。”村民李政说。

在陶港乃至周边乡镇,李才黄梅戏剧团给乡亲们带来了不少欢乐,在农闲之余,这个剧团成了当地一道美丽的文化风景线。

通讯员:倪胜林   

编辑:胡凌露

审核:秦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