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浮屠北煞湖社区“蜕变”之路:以党建为引领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北煞湖社区位于浮屠镇北煞湖农场,下辖下屋、华垅、湖彭、王志、良种分场及渠东低洼零散户。全社区总人口1786人,版图面积17.3平方公里,耕地23000多亩,养殖水面1万余亩。过去,这里是血吸虫病重疫区。1973年,原荻田区委车星组织干群围垦灭螺,造湖改田,移民办场。2017年改为北煞湖社区,建泵站,筑路渠;建基地,兴产业;建新社区,改旧貌,呈现一派和谐景象。该社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现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小麦、果树、水产,村民以务工、务农为主要经济来源。

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是前提

“决心大,动静大,变化大!环境卫生不是一家一户做好就行的,也不是一次两次的形式主义,这将是社区党员干部每天要带头深入到胡同,卫生死角去做的事情。”北煞湖社区党支部书记周现文在参加4月份围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的全镇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擂台比武”活动后,发出由衷赞叹。他说:“镇里组织的农村人居环境村村组组大比拼活动,让大家既有压力又有动力。”

今年以来,浮屠镇通过“一月一评比、一季一考核”在全镇营造比学赶超的氛围,针对村规民约建立、路域环境整治、村组公共区域卫生、家庭内务卫生、河道卫生等内容,每月组织全镇月度评比活动,由党政主要领导带队,各村主职参与,进组入户进行现场考核评比,考核结果进行排名通报,真正做到“红红脸,出出汗”。

促进乡村环境提升、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软环境”是动力。为增强村民文明意识,北煞湖社区深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行动,积极培育更多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形成社会新风尚。大力开展“美丽庭院”创建、“红黑榜”评比等活动,通过正向引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进一步健全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倡导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社区“两委”和党员干部深入到卫生死角清理,各户村民也勤打扫门前屋后的卫生,社区获得了“浮屠镇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单位”的称号。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

自2017年北煞湖建社区以来,社区“两委”就一直在考虑北煞湖的发展路线,决定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发展产业。在镇党委的领导下,围绕着种植发展,养殖发展,在不影响水稻种植的前提下,带领着社区居民在致富的路上前行。

一是利用土地空闲时期。北煞湖在上世纪是一片沼泽,经过围垦灭螺,造湖改田,移民办农场,才有了现在的大片良田。镇党委和社区“两委”班子,根据现有条件充分发挥北煞湖田地优势,引导村民在水稻收割之后、撒播之前的时间发展产业,到目前为止已经发展龙虾共计500亩,油菜200亩,还有1000亩油菜花基地正在筹备中,带动了社区的劳动力就业,承包人的收入创收。

二是打造社区特色产业。“一个地方要想被大家记住,你要拿出东西让大家知道”,周现文讲到。近年来,北煞湖围绕着生态养殖,绿色种植,积极发展特色产业。阳新昌隆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的爱媛28,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慢慢地打开了名声,引得社会各界人士来参观学习;北煞湖杂柑采摘园,吸引阳新、黄石乃至武汉周边城市的市民慕名而来,旺季采摘人数高达千余人,延长了果树种植的产业链;稻虾共作的技术,小龙虾与稻谷两相宜,效益能达到常规稻田的四五倍。

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目标

走进北煞湖,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整洁的路面,两边绿荫成林,一排排整齐划一,纵向排列,干净整洁,4公里硬化农耕路直通各个产业基地。眼下正是鱼虾肥美的季节,田间地头一片忙碌,当地村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奏响一曲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富民曲”。

社区党支部党员柯尊华与其父亲柯昌隆是镇上远近闻名的“杂柑父子”。这对“杂柑父子”,每日起早摸黑、辛勤浇灌的同时,不忘初心,牢记党员责任,积极扶贫济困,带动村民实现共同富裕。自合作社成立以来,在果树修剪枝叶、施肥杀虫、采摘打包等环节,他们雇佣本地农户兼职作业,解决了10余户农户、20余人的就业问题,增加了村民收入,带动了本地经济发展。

北煞湖社区“两委”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发展为指导,通过党员联系群众,提高党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紧抓机遇。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加大社会资源整合力度,发展村级经济、整治村容村貌,利用本地土地资源优势,发展经济,增加村民收入。为建设生产发展、村容整洁、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新型农村而努力。

昔日的“虫窝子”蜕变为今日的“金窝子”,凭借好风谋跨越,“一带三园五区”绘蓝图。未来,北煞湖社区将建成富河堤防和沟渠道路绿色廊道带;新农村建设示范园、农业科技产业园、休闲观光农业园;高新农业科技区、高效粮油产业区、高效瓜果蔬菜区、高效水产养殖区、高效循环农业区,成为浮屠东边一颗冉冉升起的明珠。


通讯员:石浪 刘文卓

编辑:胡凌露

审核:秦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