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传家】郑板桥

清风传家

传承





阳新人民广播电台联合阳新县纪委监委带你一起聆听杰出人物的清风传家故事。




郑板桥

一枝一叶总关情 些小吾曹州县吏


郑燮(1693-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历任范县、潍县知县,有惠政。后辞官归里,晚年寄寓扬州,为“扬州八怪”之一,以“诗书画三绝”名世。

郑板桥在外应试、游学、为官期间,曾写下过大量家书,后选出十六篇付梓成《板桥家书》。这些家书“绝不谈天说地,而日用家常,颇有言近旨远之处”。

t01a1fa0b6fd5c4cea1.jpg

3ca5f66ef176fc2be4ec94684089a082aa16468f315d7-cDoOfc_fw658.jpg

“臣家江淮间,虾螺鱼藕乡”,这是郑板桥眼里的家乡兴化。千亩油菜、万顷森林、一方荷塘,如水墨画般书写在时光的记忆里。诗书画大家、一代廉吏郑板桥就出生在这里,直至乾隆元年(1736年)44岁中进士才离开,晚年辞官又回归故里。

郑板桥的一生命运多舛,境遇不佳。年幼时生母汪氏、后母郝氏相继病逝,由乳母费氏抚养长大。后来父亲去世,家道中落,继而又遭幼子早夭、发妻去世之变故。但是生性顽强的郑板桥,克服了命运加诸于己的种种惨厄,取得了不凡的成就,活出了自己的腔调与风骨。

一枝桂影功名小,十载征途发达迟。“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一路艰难走来,郑板桥从未放弃“立功天地,字养生民”的理想。乾隆七年(1742年)郑板桥已经50岁,才任范县(今属河南)县令,后又调任潍县(今属山东)。

郑板桥为官清正,不谋私利。有一年,郑氏族亲中有人想进衙门供职,修书一封给郑板桥,郑板桥沉思良久,提笔写道:“岂能为私人谋枝栖”,郑板桥的廉洁自守,由此可见一斑。

郑板桥为官更关心民间疾苦,时刻为百姓着想。当时,潍县赶上百年未遇的大饥荒,百姓衣不遮体,食不果腹。郑板桥看在眼里、痛在心上,毅然决定开仓放粮。但按照清代律令,凡动用官仓里的粮食,必须有朝廷批文。郑板桥说:“此何时?辗转申报,民无子遗矣。有遣,我任之!”掷地有声的话语,体现了他为官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可贵精神。

郑板桥辞官回乡时,“百姓遮道挽留”,走后“家家画像以祀”。为民请命,不畏权贵,终换得百姓真心。对怀揣民本思想的郑板桥来说,不求官有多大,但得百姓铭记便是最大的福泽。

郑板桥老年得子,极为开心。但他在外为官,担心在家主持家务的弟弟过于溺爱,便在公务之余挥笔叮嘱,留下了影响深远的《板桥家书》。家书内容涉及读书治学、人品修养、家庭教育等,情真意切,读来如话家常,诚如郑板桥所言“十六通家书,绝不谈天说地,而日用家常,颇有言近旨远之处”。

81fccd55-b724-4a07-8370-5d645819e436.jpeg

郑板桥虽然并不富裕,但乐善好施、乐于助人,每遇别人有困难时,往往慷慨解囊,所得俸禄“随手散尽,爱人故也”。对“贫家之子,寡妇之儿”要倾注一份爱心,如果没钱买纸笔,“当察其故而无意中与之”。“无意”二字,体现了郑板桥对处于弱势之人心情的体恤和人格的尊重,可谓用心良苦。他还特地在家书中吩咐:“天寒冰冻时,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可见其内心的柔软与细腻。

兰香竹影伴书声,浓墨淡彩画世情。不管是书画艺术,还是为官做人,郑板桥都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t01bfc19fd9d2ca3da7.jpg

在郑板桥故里兴化,郑板桥已经成为兴化人精神世界的一个标识,深深印记在血液里,为后人所传承。先生故居,芳草如茵,翠竹青青。板桥体是兴化人眼中最亲切的字体,不管身在何方,观其字,总有如见旧识之感;而赏其画,吟其诗,则好似隔着300年的时光与其对话,欣赏他的才情,感悟他对百姓的大爱与悲悯,仿佛他还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播音:石灿     剪辑:石露


阳新人民广播电台收听频率FM93.4,可通过车载广播、村村响、云上阳新APP广播专区等方式收听,欢迎大家收听。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