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赵恢良老师受家族的邀请,帮助整理族谱。结果发现北宋开国宰相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豪言,就萌发了创办“鲁论书院”的念头。
“这样既可以免费为孩子提供文化讲座和阅读服务,还能集体照看留守的孩子们”赵恢良老师找到村里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赵恢良老师要征地办书院的消息一传出,引起了不小的议论。有人说“赵老师想占地基做房子”;也有人说“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是不是老糊涂了”?
“书院开讲国学,属集体资产;对孩子入学不收费,随到随学,家度陪同旁听均可”赵恢良老师的这一番“一切为了孩子”的苦心,终于赢得了众亲相任和村、组干部的支持。
就这样,村里给他划拨了一处地块,组里组织群众负责平整任务。当年年底,赵恢良老师拿出了他的全部积蓄,破土动工开建“鲁论书院”。
钱不够,全家总动员。老伴邢廷英是退休工人,每月退休金2000多元。她拿出1万无钱支持书院建设。在外务工的儿女也纷纷向他父亲寄回了钱。
2017年7月18日,赵恢良老师的“鲁论书院”第一次开课,一下子涌进30多人,除了放暑假的孩子们,还有不少的家长也参加了听课。在此期间,赵恢良老师和老伴邢廷英分工合作,一个讲古文诗词,一个教音乐,夫唱妇随,不亦乐乎。
“鲁论书院”开办的几年来,赵恢良老师“对孩子负责,是书院最大的责任”不是一句空话。为了让孩子们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老人费尽了心血,先后投入了厨房、餐厅、围墙等附属设施的建设。2018年暑期,老人半夜吐血,被村民送到了医院,院方下达了病危通知书,为了留守的孩子,第三天下午,在医院打完消炎针,老人带点中药就偷偷跑回了书院。赵恢良老师成了名副其实的“孩子王”;书院成了孩子们的“快乐大本营”。
善良和爱心是可以传递的。老人的善举引来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乡村留守孩子,并参与助学和各种爱心行动。老人退休前任教的阳新实验中学送来了空调;浮屠镇政府捐款装修了书院、硬化了操场;村里送来了课桌椅;黄石一家志愿者服务社还捐送价值2万多元的课外读物,并时常来到书院给孩子们讲国学、做义工。
赵恢良老师的事迹感动了村民,感动了家长,也感动了社会。2018年黄石日报记者来到书院专题采访了赵恢良老师,他对记者说,作为一名教师虽然退休了,但不能忘了教育的初心;作为一名党员尽管老了,也要把关爱留守儿童作为己任,办好书院我会一如既往,让更多留守孩子受益,愿他们的人生路走得更远。
通迅员:赵恢柏
责编:曹锴 柯焱
审核:黄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