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木港镇:村医“夫妻档” 村民有“医”靠

“如果没有吴医生夫妇俩,我是万万活不到现在喽!”阳新县木港镇丰台村老屋基组村民柯某,谈到他们村的吴华兵夫妇对自己的救命之恩时,激动不已。

“吴医生夫妇医术高、医德好,态度更是没话说。”在丰台村及周边村,乡亲们有个头疼脑热的,头一个想到的就是吴华兵夫妇。

在现今医患关系紧张的大环境下,太多的人不愿意赞美医生,更多的是口诛笔伐。但在木港镇丰台村,有这样一对村医夫妇,感受着的都是病人的信任和依赖。

“虽然有付出,但村民们给予我的更多!”吴华兵夫妇的语言朴实无华。

一面饱含感激的锦旗

作为本地人,吴华兵夫妇特别能理解村民在医疗花费上的捉襟见肘。村里乡亲没钱治病,吴华兵夫妇对来看病的村民都只是收些药材的成本费,有时还自掏腰包为患者垫付医药费。“我们是医生,救死扶伤是天职。”吴华兵常常告诫自己,医生就要坚守医德,一切为了病人。

2021年,丰台村的村民柯某因患有急性肝功能衰竭,多次前往武汉进行抢救,后因病情需要进行长期住院治疗,家庭无法承受巨额住院费用,柯某被接回村进行药物治疗。

“实在没办法了,不是家里实在负担不起了我们也不会眼睁睁地看着老父亲回家受罪。吴医生,我们也不求你治好,只希望你能开点药,让老人舒服一点。”柯某的儿子找到吴华兵夫妇,说明了自己的家庭情况。

看着家属充满血丝的眼睛以及被病情和债务压弯的身躯,吴华兵紧紧地握住他的手,给出了“我尽力”三个字的承诺。

虽然病情严重,但是吴华兵夫妇没有放弃,通过前期对柯某的病情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审慎的研究,吴华兵夫妇决定对其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经过持续两个多月的治疗,柯某症状明显好转。

“现在都能下地走路了!还能带老孙,你是我们全家的恩人!”柯某颤颤巍巍地握住吴华兵的手,为吴华兵夫妇送上了锦旗。

一栋修了十年的房子

“当村医20多年来,你有没有动摇过?”

“我没有动摇过,是有人劝过我不要干了,我说病人找我,我不去怎么办?”吴华兵回答。

家人朋友的疑虑不仅在于村医的辛苦,还在于待遇低。之前村医是没有固定工资的,但吴华兵夫妇不在意这些困难。坐在家中老旧的板凳上,吴华兵拉开吱吱作响的抽屉,拿出几本工作笔记,上面用工整的字迹写满了病人的基本情况。

吴华兵夫妇现在的房子坐落在丰台村凤凰山组,一处普通的农村住房,2003年动工,耗时10年才堪建成,期间多次因为没有余款导致停工。

吴华兵夫妇的困难乡亲们看在眼里,也放在心里。“家门口就经常有村民乡亲们放的自家菜园子的菜,白菜、萝卜、葱、姜、蒜……甚至鸡鸭鱼肉!”讲起这些,妻子陈春霞眼里会泛起泪光,“与其说村民需要我们,不如说我们离不开他们!”

一个代代相传的梦想

在平凡而艰巨的工作岗位上,吴华兵夫妇日诊临床夜读书,刻苦学习,勤奋钻研医学,尽可能多地学习和掌握医学知识,并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基层医生的各类书籍,记了大量笔记。这些年来,吴华兵夫妇先后考过了乡村医师资格证书、职业医师资格证,通过系统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业务水平和临床经验显著提高,使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能正确处理和诊断。更值得高兴的是,在去年,吴华兵凭借自身努力在46岁的不惑之年考取了木港镇卫生院的编制。

在父母的影响下,2002年的出生吴文力,目前就读于南昌大学药学专业,立志从医。

亲密的距离将职业赋予的神秘面纱褪去,吴文力也能看到更为真实的村医日常。“我父母对我和对病人是很不同的。”吴文力回忆起父母的形象,“他们对病人总是和蔼可亲的,但对我就很严格,而且我经常能感觉到他们的疲惫。”穿上白大褂,他们是丰台村村民们的医生;脱下白大褂,他们只是普通的爸爸妈妈。

吴文力说:“我希望可以在大学里汲取更多的专业知识,以后有机会的话也回到家乡,造福乡亲,成为像父母那样的好医生。”

天气好的傍晚,吴华兵夫妇喜欢在村庄里走走,对吴华兵而言,每次的散步都是高兴而愉快的。跟着他们俩走,同行人也觉得自豪。

务农回家的老汉、门前洗衣洗菜的大嫂、嬉耍玩闹的孩童……见面都笑着打招呼。一辆幼儿园的校车一直跟在身后,既不按喇叭,也不超过他。到了宽敞的地方,司机打开车窗,亲热地叫着吴华兵,而那些小家伙则喊着:“吴爷爷好!吴爷爷上车!”一阵喧闹,原来吴华兵在村里辈分高,已经是爷爷辈了。

在地处相对偏僻的丰台村,吴华兵夫妇已经服务了二十多年,他们走遍了这里的山山水水、田间地头,也见证着农村卫生事业的变迁。关于未来,吴华兵说,自己的想法是为群众服务到底。“虽然我现在在镇卫生院工作,但是我深知镇村级的医疗水平还是远远不及大城市,我会把乡村医生这份职责担当起来,继续守护好木港老乡们的健康。”


通讯员:明璐 张辉 柯于东

责编:谭明晶  胡凌露

审核:黄健

(作者:阳新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