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传家
传承
阳新县融媒体中心联合阳新县纪委监委、阳新县税务局带你一起聆听杰出人物的清风传家故事。
大爱无疆—记1954年抗洪救灾中阳新人民接受黄梅灾民的故事
1954年,长江中下游出现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沿岸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与洪水顽强拼搏,水涨堤高,人在堤在。由于江堤年久失修,当时器材缺乏,难以抵挡洪水暴涨的冲击,加之气候恶劣,以致多处堤段溃口。江北黄广大堤亦于8月下旬在黄梅分路段溃口,几丈高的洪峰象野马一样疯狂地冲向田园村庄,刹那间,吞噬了黄梅孔垅、分路、小池、新开、蔡山、濯港6个行政区。到处一片汪洋,群众无处栖身。分路、新开、蔡山3个区的9万多灾民,全部挤在尚未被淹的江堤上,情况十分危急。黄冈地委紧急通知黄梅县委迅速将这3个区的灾民全部安全地转移到阳新。与此同时,阳新县委也接到了黄冈地委的紧急通知,要求迅速作好安置黄梅灾民的准备工作。十万火急,两县立即行动。
当时的阳新,东北境的海口江堤溃口,韦源口、太子庙两区受灾,东部江水从富池口倒灌,县城被淹,县委、县政府在儒学垴山上搭棚办公。居民有的转移农村投亲靠友,县城一片凄凉。沿富河两岸的陶港、荻田、三溪、排市、木港、枫林、龙港等区一部分乡村田地房屋亦被洪水淹没,阳新有16.8万多人受灾。
传
承
家
风
从土地革命到全国解放,近30年间,阳新大地反复遭受国民党反动派和日伪汉奸的严重摧残,人口外流,田地荒芜,民不聊生;解放后,正是百废待兴。在自身遭受百年未有的水灾的同时,又要安置好黄梅县9万灾民,困难确实很大。阳新的各级党组织和人民没有被困难吓倒,坚决执行地委命令,在县委的领导下,发扬革命老苏区艰苦奋斗的精神,敢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以无疆大爱接受安置39万黄梅县灾民。
灾害发生后,,不论是受灾和没有受灾的人民群众,思想都很混乱。灾民把度过灾荒寄希望于党,但对能否度过又心有疑虑。非灾区受过去“灾民如流寇”的影响,担惊受怕,心存戒备。针对现实,两县县委分别抓紧进行思想教育工作,黄梅县委教育灾民要“服从领导,遵守纪律,听从安排”。而阳新县委教育群众“天下穷人是一家”,“无私援助”。由于双方思想政治工作到位,领导干部和党员带头以身作则,安置工作很快得到落实,两县人民和睦相处,相敬如宾。直到转回黄梅,从未发生过殴斗、盗窃、哄抢等违法事件。这在旧社会是想也不敢想的事,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做得到。回忆那段历史,感受很深,归纳起来是三句话。
领导统一。黄梅县委决定我和王兴海同志(黄梅县副县长)率领3个区9万多灾民到阳新,这3个区的区、乡干部全部随灾民转移到阳新。要求做到不饿死一人,不发生妻离子散事件。到达阳新后,两县领导统一分工安排,我和王兴海同志参加阳新县委,我任县委副书记,分管全县生产救灾工作。黄梅来的区乡干部随灾民安置,分别参加区乡领导班子。黄梅分路区灾民安排在排市、龙港两区,区委书记赵育民参加排市区委;蔡山区灾民安置在荻田、三溪两区,王兴海同志兼管并参加荻田区委;新开区的灾民安置在木港、枫林两区,区委书记周仁参加木港区委;其他干部分别参加区乡的领导班子。黄梅县委办公室的瞿中杰、赵人俊两同志到阳新县委办公室统一安排工作。上级拨给两县的救灾款,实行一本账,由县长刘树维同志一支笔,统一领导,不分彼此,工作一起研究,问题一起解决,没有你我之分,主客之别。县委成员不论分管什么下去一把抓。互相之间没有隔阂,得心应手,这也给区乡领导起到了示范作用。
依靠群众。阳新县老苏区人民具有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过去在党的领导下,与阶级敌人斗争战而胜之,而今在党的领导下又与困难作斗争同样取得胜利。他们热爱党、听党的话。安排灾民的困难大,县委及时向人民讲清情况,人民能体谅县委的困难,积极支持解决。安排黄梅灾民的首要任务是“住”与“吃”,一下子要解决那么多灾民的住房,搭草棚费工费时,来不及,经不住风吹雨打,又不安全。最好的办法是动员群众让房。除部分公屋、祠堂之外,几乎户户要借让,动员群众让房工作有一定的难度。至于解决吃粮问题则更难。从1953年才开始粮食统购统销,当时阳新购到的粮食有限,只够自给,从外地调粮,远水难解近渴,解决燃眉之急只有向群众借粮。然而根本的解决方法就是动员灾民自己种粮、种菜,这就需要土地,这样又得向群众借地。为了解决这“三借”,县委召开了人民代表会,向代表说明情况,讲清道理,代表们深明大义,他们说:“天下穷人是一家,不能让灾民挨冻受饿,再大的困难,我们顶住。”会后在安置灾民的6个区很快形成了“三借”热潮。黄梅9万多灾民的住房全部是当地群众让房解决的。干部层层动员借粮,代表、党员带头借,到处出现了借粮的感人场面。张祥同志在田畈村动员借粮,群众一下子借出两千多斤红苕,有的群众说:“政府一时没粮来,先吃我的。”有的把粮食送到灾民的手里,他们说:“有我吃的,决不能让你们挨饿织吃的问题暂时解决了,接着就是借田、地,户户让出田地,多的一亩,少的也有四、五分,还帮助灾民种上荞麦、玉米和蔬菜、萝卜。在灾民有房住、有粮吃,生活安定下来后,积极开展生产自救,依靠群众,因地制宜,多门路搞副业,组织2千多灾民去江西、通山搬运竹木下山,搞短途运输;组织靠水边的捕鱼捞虾、采菱角。经过努力,灾民不仅没有流窜,而且生活得不错,当时大家都说:“灾年不灾。”
团结战斗。团结包含着干部之间、群众之间各方面的团结。由于县委的统一领导,为干部的团结作出了表率。干部虽然来自四面八方,但都互相信任、互相支持、知难而进、和衷共济。当时县、区、乡三级干部艰苦奋斗的作风,起到了身教作用,哪里最困难,哪里最艰苦,干部就出现在哪里,与群众同战斗、同生活,扎根在群众之中,长年累月基本上与群众生活在一起,并且能在下面开的会不在县里、区里开;能在下面解决的问题,不让群众往上跑,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
承
家
风
深秋,江水逐渐回落,,县委考虑到黄梅灾民回乡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问题,组织力量收购了700多立方杉木,将两县会造船的木工集中到龙港,派姜明武同志牵头,经过2个多月的努力,共建造载重2吨的木船300多艘,分给三个区灾民。同时,还收购了300多立方米的杉条,组织每户砍茅苇1千斤,准备给灾民带回黄梅建房用。1955年初,江水已全部回落,灾民要转回黄梅,县委组织了4艘轮船,200条大木船,派吕长庚同志负责组织护送,三个区的灾民浩浩荡荡,满载着阳新人民的深厚情谊安全返乡,胜利地完成了这一严峻而艰巨的光荣任务。
9万多灾民转移到阳新,又安全护送回黄梅,半年多时间没有一个饿死,没有一人流离他乡,没有一户妻离子散。同时还与阳新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尤为更重要困难,哪里最艰苦,干部就出现在哪里,与的是,两县人民深刻的认识到,只有跟着共产党走,听党的话,再大的风浪,再大的困难,一定能够战胜。
生产救灾工作圆满结束后,灾民返回了黄梅,我与阳新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黄网地委决定留下我,让我担任中共阳新县委副书记,后又担任县委书记,继续与阳新人民战斗在一起。回想这段历程,我久久不能忘怀。
黄梅县域图
文章摘自《阳新文史》播音:朱兰青 制作:石露
传
承
家
风
阳新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收听频率FM93.4,可通过车载广播、村村响、云上阳新APP广播专区等方式收听,欢迎大家收听。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