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县园博园社区:“板凳会”上共绘“富春山居图”

“这里以前是一条坑坑洼洼的泥巴路,现在这么宽的水泥路真是修到我们心里去了!要不叫同心路怎么样?”阳新县园博园社区彭山14组居民陈菊花开心地说。

8月22日,阳新县城东管理区园博园社区党总支书记袁强在彭山14组召开板凳会,和居民一起为新建的湾组路征集路名。这条水泥湾组入户路,长50米、宽度4.5米,日前建成通行。“同心路”的提议赢得现场掌声一片,是共同缔造和美乡村的最好见证。

彭山14组共73户300多人,近年因区域调整划归到园博园社区,是一个以外地迁入为主杂姓而居的湾组,既无传统农村熟人社会的自治也无现代物业管理,再加上土地使用权和实际治理的分离,整个湾组基础设施落后、人居环境差,矛盾问题突出,治理难度大。


共谋共议破题

园博园社区党总支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迎难而上,以板凳会为抓手,讲政策、听诉求、解疑惑,深入联系群众、发动群众挨家挨户做好“和美乡村”建设宣传工作。

几轮板凳会后,关系密切了,党员站出来了,党员带动热心群众站了出来,群众的意见和需求也梳理出来了。如房前屋后太脏了,有条巷路是泥巴路出行不便,排水沟又脏又臭,路灯太少而且亮度不够,村口杂草丛生等等。社区党总支将群众的建议一一记录形成问题清单。


共建共管发力

找准了群众关切,更要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社区党总支就着问题清单蹲在湾组里和群众进行新一轮的板凳会。

“这条水沟挨着我家,我出力。村口这段路我来扫。”村民柯尊保说道。

“修路拓宽,我们几家都同意让地出来,全力支持,日常洒水维护我们几家轮流来。”

“我家屋后堆的建筑余料,我自己搬。”

“路灯不亮和自来水管破裂修理涉及的相关问题,社区会联动大党委找相关部门解决。”居委主任常喆说道。

小小板凳会气氛热烈,居民们你一言我一语,群策群力,出力让地。在社区大党委的协调帮助下,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在社区和居民志愿者们自发投工投劳的共建下,清理平整了1000余平方米闲置土地,清淤3条排水沟,码齐60多处柴垛,畅通5条小巷道,拆除乱搭建小棚子2处,清走各类垃圾50余吨……多方联动,全村男女老少皆上阵,80岁的老人自发端茶送水助力,在这样的团结一心下,土路变水泥路,自来水不再漏了,路灯亮起来了,水沟不再臭了,房前屋后干净整齐,整个湾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建好容易管好难,为防止人居环境反弹回潮,板凳会上根据各家认领的区域做好“门前三包”责任牌,并张贴于各家门口,社区工作人员巡查记录并及时与村民沟通交流,清晰掌握每户动态。


共评共享加码

“这个月谁家干净?大家都来评评,最美庭院能加30分。”板凳会上正在进行评比,从扫干净、码整齐、清通畅、家风文明四项入手,由驻点干部、网格员、村民代表组建评分队伍,每月对村民房前屋后、邻里关系、志愿服务等事项进行打分,积分可到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兑换。

近年来社区不断探索推行“积分”管理制,从最初单一的物资兑换到服务兑换,新增的义剪、养生推拿、义修、文体活动等贴地气的服务项目深受群众欢迎,这些服务内容丰富了积分兑换内涵,激发了群众参与的热情,共评共享为幸福和美加码。

回看整个和美乡村的建设过程,共同缔造的“五共”理念环环相扣紧密融合,一步一步引导群众转变心态,从旁观者到参与者,从散漫到和美,用实实在在的变化触动村民内心,成为“和美乡村”建设的“守护者”。

通讯员:汪慧英

一审:周奥

二审:许岚

三审:邢浩

(作者:汪慧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