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石塘村:雨润茶山勤管护 科技赋能产业兴

春雨贵如油,茶山染新绿。10日,阳新枫林镇石塘村350亩茶叶基地片区之一——港下屋区内,15名村民头戴斗笠、手握锄头镰刀,在蒙蒙细雨中为茶苗清理杂草。党总支书记胡振华俯身察看茶苗长势,泥泞的裤脚沾满春耕的印记。

“以前种茶光靠苦干,现在得靠巧干!”胡振华拨开一丛茶苗,指着嫩绿的新芽感慨。作为石塘村的支柱产业——云雾茶,曾因种植技术薄弱导致茶苗存活率不足六成。近年来,石塘村“两委”联合县自规局驻村工作队,组织党员、茶农赴外地优秀基地“取经”,引入土壤改良、滴灌保墒等技术。如今茶苗长势明显改善,新抽的嫩芽在雨雾中舒展生机。

茶山东侧,邹家组组长邹美柏正指导村民分区作业:“杂草抢肥又遮光,易滋生病虫害!”据他介绍,杂草根系发达,若不及时清除,会导致茶苗生长迟缓甚至枯死。此次除草采用“人工精除+地膜覆盖”模式,既能彻底清理杂草减少复生,又可避免机械损伤茶苗根系。驻村工作队同步检测土壤墒情,结合近期降雨量制定有机肥追施方案。

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吕鉴权表示,今年持续推行“党员责任田”制度,村两委成员分片包保茶田管护,并定期邀请农技专家现场指导。

茶农胡水金放下锄头笑道:“从前看着死苗干着急,现在跟着科学种,心里有底!”

会计刘秋红翻开台账算起“生态账”:“除草小工日薪120元,优先聘用脱贫户,既护了茶山又富了口袋。”

雨势渐收,云雾缭绕的茶山上,鹅黄的嫩芽缀满晶莹水珠。这场春雨中的除草行动,既除去了茶产业发展的“绊脚草”,更浸润出石塘村人“向科技要效益”的振兴新路。

通讯员:程榜

一审:胡凌露

二审:张贵华

三审:朱兰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