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中新社第一篇稿件长啥样?小牛带你来揭秘!

《中国报业》杂志与您探讨传媒业的现状与未来

编者按:我们选择了一些中新社历史上的优秀作品,带领各位一起领略“中新风格”,感受中新社的文化血脉。

第一批作品先从消息篇开始。优秀的中新消息,往往具有叙述简洁凝练,清新明快,角度独特,信息量大等诸多特质。

今天推荐的《首都纪念国庆节举行隆重阅兵式》,是1952年10月1日中新社成立后发出的第一篇稿件,无论是该稿件报道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国庆节典礼”,还是这篇稿件本身,都极具历史纪念意义。

从写作技法来看,该稿运用“第一代导语”,完整体现了新闻事件的“5W”要素,令人一目了然;在写作结构上,作者选用“倒金字塔结构”,将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放在最前面,并在消息主体中以时间为轴,用简约传神的语言描写典礼的各个环节;作为对外传播的消息稿,文章最后一段列出了参加典礼的海外华侨代表,并指出“这是海外华侨代表三年来参加国庆观礼人数最多的一次”,体现了作者的受众意识。

从写作风格来看,本文风格稳重而不失灵动,在近70年后的今天读来,依然能从中感觉到那个年代群众昂扬向上、充满高度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的精神风貌。尽管文中罗列的代表名单可能让读者感到冗长,但经年之后,人们如果要查找这次国庆阅兵最准确的记录,这篇稿件肯定是不能忽略的重要材料,正所谓“新闻是历史的底稿”。

当然,文中也烙下了历史的痕迹,有个别形容词今天来看还有斟酌空间,由是观之消息稿还是慎用带有主观色彩的形容词为好。

▲图为1952年10月1日,朱德总司令乘车检阅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一起来看稿件原文吧!

首都纪念国庆节举行隆重阅兵式

中新社北京1952年10月1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国庆节典礼,本日在首都天安门广场举行。阅兵式极为隆重。参加典礼的各界人民达50万人。

中央人民政府毛泽东主席亲临检阅。出席检阅的还有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朱德、宋庆龄、李济深、张澜,秘书长林伯渠,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代理总参谋长聂荣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沈钧儒,北京市人民政府市长彭真,以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委员,各委、部、会、院、署、行首长,中国人民解放军陆空海军首长,人民政协全国委员会在京常务委员,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的负责人。

毛主席登临检阅台时,全场掌声如雷,群众高呼“毛主席万岁”。10时正,典礼开始,军乐团奏国歌,100门礼炮齐鸣28响。

中国人民解放军朱德总司令于掌声中乘吉普车检阅全体受阅部队,每遇一个单位,该单位部队即高呼“万岁!”中国人民解放军代理总参谋长聂荣臻随行检阅。

分列式检阅在朱总司令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给全国武装部队和民兵的命令后开始。聂代总参谋长率领受检阅部队进入广场,经过毛主席伫立的检阅台向西行进。队伍次序为军事学院、总高级步兵学校、高级步兵学校、步兵学校、战车学校、炮兵学校、高级工兵学校、海军学校、航空学校、伞兵部队、公安部队、步兵部队、民兵大队、轻骑兵、各种炮队、摩托化步兵、坦克车队以及各种装甲部队。每一队进入广场,群众都报以热烈的掌声。祖国国防力量的强大,从各兵种的新式装备与严整阵容表现出来。

我们强大的空军机群,包括喷气式飞机,一批又一批地凌空而过。

庆祝游行于11时开始,游行队伍以工人为前导,其次是农民,各党派,各人民团体,各机关工作人员,大中学学生,工商界以及各界人民。运动员队伍和文艺大队殿后。群众抬着毛主席和孙中山的巨幅画像,还抬着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及各国人民领袖画像,手执着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及各式旗帜,浩浩荡荡地前进!他们不断高呼“毛主席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充分表现出对领袖的爱戴和高度的爱国心。

庆祝游行在下午1点50分结束。

应邀在检阅台上观礼的贵宾有蒙古人民共和国总理泽登巴尔。

外宾出席观礼的,有各国驻华使节,各国使馆外交人员,谈判代表。还有和平会议的各国代表,各国访问团代表。

海外华侨代表出席观礼的:有印度华侨回国观光团,印尼华侨回国观光团和缅甸华侨回国观光团的全体人员,以及马来亚归国难侨代表多名。这是海外华侨代表三年来参加国庆观礼人数最多的一次。

▲图为1952年10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摩托化部队经过天安门广场。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责编:董硕 审核:韩志金

来源:庖丁解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