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下雨天人爱睡觉

说到下雨天爱睡觉,那可不是“懒人”的专利,遇到阴雨绵绵的天气,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昏昏欲睡。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增加

每逢雨天,空气的湿度会比平时要略高,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也随之升高,这是因为雨水和空气的摩擦会产生负离子;若伴随着雷电现象的话,空气中负离子更会大量增加。

而负离子可以明显改善人体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和呼吸系统,让人倍感舒适,再加上负离子具备镇静催眠作用,因而接触到负离子的人,很容易昏昏欲睡。空气中的氧含量下降

下雨时,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相比平日大大增加,导致平均空气分子数量减少,气压降低,氧含量也因此减少。

氧气是大脑不可或缺的资源,可以刺激大脑、让人精神振奋,在缺氧的环境下,人脑反应能力将大大下降。因而在空气中氧含量比平时低的雨天,人脑会懈怠,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也就更容易犯困。雨声是催眠曲

滴答滴答,雨滴落在房檐上的聲音,听上去悦耳且充满节奏感,而恰恰是这种节奏恒定的滴雨声,却能像摇篮曲一般,促进我们的睡眠。

研究发现,当有雨声传入大脑中时,大脑会无意识地放松下来,产生α波,这样的状态很接近人体睡眠时大脑的状态。下雨的沙沙声,其声频一般位于0~20千赫,俗称“白噪声”。人们常常对这个范围的声频非常敏感,但这种噪声并不会让人心烦,相反其非常和谐。

这是因为“白噪声”在功率频谱上呈现出一种均匀分布的状态,使人们弱化了那些令人烦躁的声音,让听者的心情变得舒缓,整个人呈现出一种放松的状态。褪黑素的分泌增加

人脑中有一个部位叫作松果体,它能分泌出一种与睡眠有关的激素——褪黑素,每逢黑夜或光线较暗的时候,松果体就会分泌褪黑素,让人产生想睡觉的冲动。

此外,我们的眼睛也会产生一种与睡眠有关的蛋白质,光线越亮,这种蛋白质的合成就会越少;光线越暗,这种蛋白质的合成就越多。

雨天的阳光被乌云遮盖,导致天色变得昏暗,这时松果体便分泌出褪黑素,再加上人眼同时合成的与睡眠有关的蛋白质增加,双重作用让人困倦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