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小米: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散文随笔集《心意阑珊》《在沙发的怀里》等。
意林:是什么触动了您,从而写出了这篇文章?您希望读者在这篇文章中得到什么启发?
莫小米:这件事是听跑社会新闻的同事讲的。他说很奇怪,大多数人失踪被找到后总是蓬头垢面、狼狈不堪,而这位残疾老人精神身体都不错,甚至比在家时更好,原因是他遇到了一群好人。于是有了这篇文章。我想表达的意思就是文章的最后一个段落:“人人都善待一下偶遇的陌生人,人人都能得到最好的结果。”
意林:您笔下的小故事,短小精悍,写得细腻、感人,读后让人深思,您认为写好故事的要点是什么?
莫小米:我写的故事基本上来自生活,真实故事之精彩,永远让人意想不到。有了故事的核,不急着写,将它想透,才挥笔而成。当时在报上开专栏,拘于篇幅小,不能做过多渲染铺排,尽可能单刀直入,讲清来龙去脉,让出空间去丰满一些小细节。
意林:写作重在素材积累,而许多中学生素材匮乏,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莫小米:素材来自你身边的每一个人。世界很丰富,只要你对它充满希望,它永远不会让你失望,你投入一分热爱,它会回报你十分惊喜。其实不是我可以去发现什么,正好相反,是生活教会我很多,只要留心,你会看到你周围的每个人都比你聪明,有可以让你学习的地方,将民间智慧吸纳并记下来,效果出奇。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里人同去的,怎奈那人喝醉了,自己都不知怎么回的家,父亲就此不知去向。
父亲当时年纪不算老,不到50岁,可父亲是哑巴,没读过书,打生下来就在家里,或者在田里,从未出过远门。
子女们一直在找,一有机会就打听,遍寻无着,时光在寻找中过去了二十多年。
他们渐渐地失望了,每逢过节,多摆一副碗筷,假设着各种结果。不奢望最好的结果,也不敢想最坏的结果。
与此同时,许多年前,方圆百里海拔最高的小山村,来了个看不出年龄的人,衣衫褴褛,身上到处是伤,已经奄奄一息。
给他吃的,他狼吞虎咽;给他包扎,他默默流泪。问他打哪儿来,他不开口。很久人们才知道,他是个哑巴。
小山村不富,但村里人淳樸,山林莽莽,生人走得进来走不出去,若不理会他,他也许会死;收留他,只是多双筷子的事,苞米红薯漫山遍野长着的。
哑巴吃饱后,对人们笑,抢着下地干活,哪家活儿重他就到哪家。人们渐渐习惯村里多了个外人,渐渐地都把他当成自家人。每月为他理一次发,帮他收拾得干干净净的。
哑巴渐渐老了,力不从心,仍想干活,小山村人就派给他细碎的活计。哑巴仍很开心地干活、吃饭。
促使人们加快寻找哑巴的家人,是因为不久前他生了一场大病,人们连夜将他抬下山抢救才捡回了命。哑巴七十多岁了,按小山村的风俗,人们为他造了一座坟,可是坟上写什么字好呢?难道光写“哑巴”吗?
于是20年前丢失父亲的那个儿子,有一天看着报纸忽然流下泪来。他看到一位老汉的相片,非常像父亲。
哑巴回家了,他不仅安然无恙,而且健康,快乐。离开小山村时,带着山货礼物,带着很多祝福,一步一回头,他舍不得。
这是一个走失者最好的结果。
小山村人淡淡地说,这个结果并非那么难得,只要人人都稍稍善待一下偶遇的陌生人,每个人都会得到最好的结果。